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

我的二倍速故事

有人問一位哲學家:『世界上最難的事是什麼?』他回答:認識你自己。

其實每個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在進行一場認識自己的旅程,我自己也是,從小到大,我一直在思索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人的一生中到底應該追求什麼?直到我於2006年底在商業週刊上看到了社會企業的概念~孟加拉窮人銀行家尤努斯的報導,我忽然發現,這就是我人生中想要追求的目標,『社會企業』就是我人生中想要努力的方向。關於社會企業我自己的定義是公司存在的目的就是在解決社會上的問題,但最終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達到股東權益最大化,而是要使整個公司能夠獲利,讓獲利持續運用在此公司所希望改善的社會議題上,形成正向循環。

因為傳統的非營利組織無法自行產生獲利,整個組織必須永無止境的依賴捐款與政府的外包資源,形成非營利組織的侷限性,也產生了許多非營利組織結構性的根本問題,社會企業不是要給你魚吃,也不是要教妳如何釣魚,而是要改變整個漁業系統,因為結構決定行為,目前的非營利組織往往只能解決結構產生的行為面,而無力去改變產生行為的結構面,我們是否想過我們希望透過非營利組織教導弱勢如何釣魚的同時,我們社會大眾卻一直地給非營利組織魚(捐款、資源)吃呢?而讓這些非營利組織無法自行學會如何靠自己的力量釣魚,自行維生。

所以如果目前的非營利組織是一倍速時代,只能慢慢消化整個社會結構下源源不絕產生的行為面問題,那麼社會企業就是二倍速時代,透過創造一個創新的結構,讓此結構自行產生獲利,並且在營利的同時,同時解決社會問題,創造系統解。

因此目前的慈善事業,也應該進行一場工業革命,學習二倍速的效率與速度,一起透過創新的結構去進行改變,因為...結構決定行為。 ~共勉之。 文:廖偉志